On Holding:跑鞋新贵逆势扩张,股价回调带来买入良机

绩高速增长+估值回调,On Holding正跑向长期投资赛道

On Holding:跑鞋新贵逆势扩张,股价回调带来买入良机

On Holding的投资价值分析:跑出增长曲线的运动鞋新势力

On Holding的业务布局

15年前,凭借“弹跳感十足”的跑鞋,On Holding(NYSE: ONON)成功打响知名度。如今,该公司的高性能鞋履产品线已经拓展至品牌服饰和配件领域。On的全球业务主要依靠第三方零售商进行批发分销,但其直面消费者(DTC)渠道也在积极扩张,包括自营电商网站和不断增长的实体门店网络。

为什么On Holding仍然值得买入

加速奔跑的营收曲线

我们最初在去年6月推荐On,当时公司正处于连续第三年营收高速加速增长的中段。而现在,公司再度加大马力。在过去五个季度中,有四个季度的收入环比增速进一步加快。2025年上半年,按不变汇率计算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9%,相比去年同期的29%大幅提升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鞋行业整体并非高增长赛道。全球健身及训练鞋市场规模约为340亿美元,只占整体5000亿美元鞋类市场的一小部分,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不足2%。但On凭借差异化优势,有望继续实现行业份额提升。无论是新用户快速增长,还是老用户高复购率,最终都将转化为对公司和股东的利好。

此外,推动增长的不仅仅是旗舰级跑鞋。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,On在服装和配件领域的扩张空间同样可观。2025年上半年,批发渠道占其营收比重约60%,但其余业务板块增长速度更快。

直面消费者渠道的扩张,尤其利好On在“运动休闲(athleisure)”市场的新产品。通过自有官网和门店,推广效率远高于第三方渠道。再加上明星代言的加持,例如网球新星Iga Swiatek身着On服饰赢得温网冠军,或是与Zendaya的联名系列,品牌正通过时尚与性能的结合,进一步吸引大众市场和意见领袖的关注。

技术革新:机器人生产线

On上个月推出的首座LightSpray生产工厂,不仅仅是炫目的自动化展示。传统制鞋工艺中,鞋面(鞋底以上部分)的生产需跨越多个环节和地点,约200道工序。而LightSpray系统只需一台机械臂,便能在三分钟内完成所有工序。这不仅节省时间和空间,未来还将大幅降低成本。讽刺又诗意的是,On的起点是联合创始人Olivier Bernhard用花园水管拼接鞋底的“低科技”实验,而如今它正引领运动鞋制造的自动化革命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该工厂位于苏黎世。受贸易战影响,2025年初众多鞋企承压。On的主要生产仍集中在东南亚,尤其是越南。这一布局曾给整个行业带来压力。尽管无法立刻改变市场对其的认知,但将部分生产带回瑞士,至少为公司在产业链安全和品牌价值叙事上增添了新亮点。

当前表现与前景展望

自去年6月被我们纳入关注以来,On股价小幅上涨,但跑输整体市场,表现略低于预期。

然而,基本面依然稳健。公司最新指引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31%,高于三个月前预期的28%以及3月初的27%。同时,第二季度财报中,公司上调了毛利率和调整后EBITDA的预期。尽管近期美元走弱压制了利润表现,但汇率波动完全可能在未来转为利好。

未来几个季度,公司可能面临关税和宏观经济挑战。今年以来,股价下跌约18%,在我们看来,这反而提供了不错的买入机会。

潜在风险因素

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偏好变化

On在过去一年实现的加速增长既令人惊喜,也暗藏不确定性。在行业对比中,Deckers(NYSE: DECK)旗下Hoka品牌在最近一个季度实现20%的销售增长,Adidas(OTC: ADDYY)增长12%,而Nike(NYSE: NKE)截至5月的财年营收却下滑近10%,过去十年仅有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
On当前的增速远超竞争对手,但消费者喜好瞬息万变。若Nike成功扭转颓势,其夺回的市场份额必然来自包括On在内的竞争者。

贸易战的潜在冲击

关税问题是运动鞋行业的普遍痛点。On在今年7月已上调部分美国市场售价,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以维持较高毛利率。但这种策略能否被市场接受仍有待观察。若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上升,On的定价优势可能被削弱。

此外,如果宏观经济出现下滑,消费者更倾向将支出集中在必需品而非运动鞋上,On也将承压。虽然公司库存管理灵活,资产负债表健康且无债务,现金流状况优于同行,但在经济衰退中仍难独善其身。

投资结论

自问世仅15年,On Holding已在性能运动鞋市场掀起变革。如今,公司基本面持续改善,股价却较年初有所回调,给投资者提供了以相对折扣价参与的机会。对于愿意承担行业与宏观波动风险的投资者而言,这是一场值得参与的长跑。

本文由:证券配资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,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。

证券配资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。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,不构成任何证券、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、招揽、建议、意见或任何保证,证券配资不为任何公司、券商、金融产品背书。投资有风险,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,如有疑问,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。免责声明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data.w-66.com/7797.html

(0)
上一篇 17小时前
下一篇 2025年1月30日 下午12:53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